认识牛樟芝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类,学名为
(Antrodia Cinnamomea),是1995年才被台湾学界发现的新品种。其生长区域为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公尺山林间,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树树干腐朽之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树木材潮湿表面。牛樟芝子实体形态多变化、无柄,紧贴着生长于木材表面,初生时呈鲜红色,渐长后会变为乳白色、淡红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子实体的周边常呈现放射反卷状,并向四周扩展生长。牛樟芝因只生长于牛樟树树干,且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故惨遭大量砍伐
以致濒临绝种。目前,牛樟树已被台湾列为国宝级保育树种。

   三萜类化合物是牛樟芝最重要的化学成份之一,含量极高远远超过灵芝。三萜(triterpenoids)的主要功能有活化细胞、改善体质、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其他如超氧歧化酶素(SOD:Superoxide Dismutase)、腺苷(Adenosine)、β-D-葡聚糖(β-D-glucan)等生理活性成份,都能对人体生理机能发挥均衡保健的功效。

中医临床证实牛樟芝具体的效用以中医医疗原理来看,牛樟芝的具体作用可大约
归纳出下列几种功效:
1.保护肝脏机能。
2.抗癌、阻止癌细胞转移,减缓癌症剧痛症状。
3.抗自由基、防止细胞组织异常或异变。
4.降血糖,维护胰脏功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恶化。
5.牛樟芝成份的腺苷(adenosine)能降低血小板凝结, 故能预防血栓症,避免因血管阻塞而引起中风等疾病。
6.降血脂、胆固醇,预防罹患心血管疾病。
7.减缓高血压病患使用降压剂之副作用。
8.稳定红血球膜,促进肺部循环。
9.清凉解毒,改善口干舌燥现象。
10.防治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腹痛症状。
11.强化胃肠消化系统。
12.解酒,降低宿醉引起的恶心、头痛等不适症状。
13.预防组织氨释放,强化免疫系统功能,预防过敏。
14.止痒作用,特别是因感染或药物引起的狠痒。
15.改善副肾皮质,维持体内各种荷尔蒙的平衡。
16.预防感染性疾病。
17.抗老化。

    由于野生牛樟芝在民间应用时所产生的惊人疗效,所以让野生原料资源枯竭,加上寻找中空洞的牛樟树干不易,许多不肖商人干脆将牛樟树砍倒,以期日后能长出牛樟芝,进而收集贩售,非常不道德。为了生态保育及从市场经济上的考量,发展人工栽培是必要进行的方向。然而,过去在技术上一直无法突破,且牛樟芝在牛樟木表面上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甚至停滞(一年约一两重左右)。现在有很多生技公司和研究单位,开始运用生物科技技术(发酵法)来培养牛樟芝菌丝体,但唯一的缺点是菌丝体不含三萜类(又称灵芝酸,有苦味),而三萜类化合物恰恰又是起绝对效用的主要成份。因此,要突破栽培子实体技术才是目前最为重要事情。    

目前,天元泰和集团在台湾的牛樟芝研究中心已经在牛樟芝子实体栽培技术上获得突破。利用牛樟芝原有宿主牛樟树段木为培养基培育牛樟芝,获得了与野生牛樟芝成份、功效均相同的牛樟芝,故价值极高。牛樟芝子实体栽培技术的开发成功,避免了野生牛樟树被盗伐,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将这一世界极其稀有的珍贵菌品有效推广,造福人类。